鑄造涂料多種多樣,具體的有那些作用即使用方法呢?下面就幫助大家普及下這方面知識
1.改善鑄件表面質量
砂型與砂芯是微孔—多孔隙體系,涂敷涂料后,既填塞了砂型和砂芯表面空隙,也在鑄型和金屬夜間建立了一道有效的耐火屏障,可以避免鑄件產生機械粘砂、化學粘砂和表面粗糙。
無涂料鑄件表面粗糙度11-12級(Rа25-50μm)
使用涂料鑄件表面粗糙度8-9級(Rа3.2-6.3μm)
2.減少砂型鑄造時不用涂料易產生的許多缺陷傾向
使用涂料后可減少砂型或砂芯因表面開裂而導致鑄件出現的毛刺
降低因砂型(芯)表面強度不夠易產生的沖砂、掉砂、砂眼
減少因采用樹脂砂易使鑄件出現增碳、增硫、增磷以及因氮引起的皮下氣孔
3.改善鑄件局部的表面性能和表層內在質量
在砂型、砂芯表面涂敷含鉍和碲的涂料,可消除鑄鐵件的局部縮松
加入硅鐵粉可防止鑄鐵件表層局部出現白口
加入一定的合金碳化物粉末(WC、TiC、Cr3C2、SiC、B4C)等或一些相關鐵合金(Cr-Fe、W-Fe、Mo-Fe、Mn-Fe)粉末,通過滲入或擴散使鑄鐵件表層具有某些特殊性能,提高抗磨、耐蝕和耐熱等性能,且具有一定的表面合金化作用。
優質涂料所具備的性能
1.懸浮性
水基——靜置24h懸浮性≥93%
醇基——靜置24h懸浮性≥90%
2.粘度
粘度即涂料本身粘性的大小,指涂料受力時形變和流動的性質
粘度直接關系到涂料的涂敷和覆蓋能力的好壞影響涂料的涂刷性和流平性
影響粘度的因素有涂粉粉末密度、載液屬性
3.曝熱抗裂性
曝熱抗裂性指金屬硬化或干燥后承受高溫激熱作用而不予開裂和剝落的能力
曝熱抗裂性一般按無裂紋、微細裂紋、中等裂紋以及嚴重裂紋(包括剝落)的狀況分為四個等級:記作Ⅰ、Ⅱ、 Ⅱ 、Ⅳ級
曝熱抗裂性等級評定:
Ⅰ級:表面光滑無裂紋,或只有極少細微的裂紋。涂層與基體試樣間無剝離現象
Ⅱ級:表面有樹枝狀惑網狀細小裂紋裂紋寬度小于0.5mm,涂層與基體試樣間無剝離現象
Ⅲ級:表面有樹枝狀或網狀裂紋,裂紋寬度小于1mm,裂紋較深,沿橫向(水平圓周方向)或縱向無貫通性裂紋。涂層與基體試樣間無明顯剝離現象
Ⅳ級:表面有樹枝狀或網狀裂紋,裂紋寬度大于1mm,橫向或縱向有貫通性裂紋。涂層與基體試樣間有剝離現象
涂料的涂覆方法
1.刷涂法
人工用刷子將涂料刷到型(芯)上的一種方法,要求涂料有較好的涂刷性和流平性
優點:簡易靈活和常用的涂敷方法,常用在單件小批量生產中
缺點:生產效率很低,涂層質量不易穩定
2.噴涂法
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使涂料呈霧狀或粉狀噴涂到型(芯)表面上的涂敷方法
優點:噴涂法生產效率高,可用于大面積的型(芯),尤其適用于大批量生產場合,涂層平滑光潔,厚度均勻
缺點:由于噴涂是在壓力條件下進行的,因此工作環境粉塵較嚴重,需佩戴保護用具
3.流涂法
用流涂裝置人工進行低壓澆涂的一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大型鑄件
優點:流涂生產效率高,涂層平滑光潔,涂料浪費少,環境污染小,容易操作,水基以及醇基涂料都適用
缺點:涂層厚度不易控制,對涂料性能的要求較高
4.浸涂法
用機械或人工將砂芯浸入涂料槽中后取出,使砂芯獲得涂層的的涂敷方法
優點:生產效率高,易獲得光潔、均勻涂層,易實現機械化作業,既適用于大批量流水線生產,也適用于單件小批量、手工作業
缺點:浸涂法要求涂料有好的稠度和屈服值,對載液要求較高,不能有分層現象出現
涂料的涂敷方法的選用取決于生產方式、現場生產的節奏、砂型(芯)的大小、結構和批量等